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旧站栏目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正文

湖南医药学院2018年教学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9-07-16   点击量:

2018年教学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第一次党代会和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以“两项评估”为契机,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立德树人”和“整体育人”,全面推进“全人教育”

1.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和“整体育人”教学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和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遵循“通识通科、整合医学”理念,强化“全人教育”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将传授知识、启迪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于为一体。在“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品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崇真崇新,仁术仁心”的风尚,培养学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强化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强化善思善问,注重批判性思维模式的养成、自律自省习惯的形成。

2.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变革教学管理模式,健全人才培养服务体系。

二、“以评促建”,加强日常教学管理

1.全面落实评估指标要求,做好迎接“本科专业合格评估和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相关工作。

2.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2018年教学工作安排。

3.结合行业考试改革,积极探索校内考试形式与考试内容的改革。认真组织做好2018年各项考试工作。

4.做好2018年“专升本”相关工作。

5.做好2016级专科和2015级本科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

6.做好学期注册、2018届毕业生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资格审核与证书授予工作。

三、以专业综合改革为抓手,积极推进本科专业建设

1.优化专业结构。按照《湖南医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逐年增加本科专业、减少专科专业。今年将继续组织3~5个办学条件较为成熟、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专业申报本科办学资格。

2.加强现有本科专业建设。按照“品牌特色专业、重点培育专业、一般建设专业”三个层级和国家专业标准,大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根据《湖南医药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组织遴选专业带头人,确定专业带头人工作职责和待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验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围绕教学团队、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人才培养等关键要素加强研究,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认真做好“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3.服务好地方经济。医疗保健健康产业是我市经济重点扶持和发展支柱产业,我校作为本区域唯一一所医学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医疗、科技等优势。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医疗、保健、养老、中药、中医等地方经济需求,寻找切入点,加深专业与行业的对接。积极探索校地、校企(院)、校校、校所合作,建立更为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根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继续实施“本科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18年,教师发展中心重点考虑各附属医院临床教师本科教学能力的提升培训。同时,鼓励校本教师积极参与临床、企业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继续开展“青年教师规范化培养”工作,做好2017年新进教师“老带新”的验收工作和2018年新进教师老带新”的安排工作,注重师德师风的熏陶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基本功训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尽快适应高校教师职业要求。

3.积极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竞赛”、集体备课、观摩课、教学经验交流会、外出学习汇报会和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4.组织开展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临床教师预试讲工作。

5.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五、以学生“六种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

1.遴选课程负责人。根据《湖南医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组织遴选课程负责人。

2.修订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调整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六种核心能力”为导向,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科学确定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4.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旨内容,在尊重专业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强调临床和基础的融合、基础学科内部各个学科间的沟通。

5.加强教材建设。加强理论课教材、实验课程教材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教材建设,推进优质资源的协同开发和开放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模式相适应的专业教学资源。

6.加强教学组织机构建设,明确教学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教学组织机构设置,明确专业、学科、课程和教学核心内容建设的主体责任。

7.加强课程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加强课程信息化建设。做好第一、第二批校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工作;争取2018年能有3~5门课程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2门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鼓励教师自制微课、慕课;鼓励教师参加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和竞赛活动。

8.加强人文教育。适时增加人文课程比例,鼓励学生选修六艺、诸子百家、诗赋等国学以及国粹鉴赏、器乐鉴赏、电影鉴赏、中外经典名著鉴赏、人际沟通学等课程;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力。

六、以优化教学条件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继续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实验实训条件,落实2017年项目开展的后续工作,药学实验中心、医学形态实验中心、助产实训室和医学影像实训中心做好2018年项目开展的配套工作,重新编制2018-2020年滚动建设规划。积极做好迎评准备工作,重点完成临床技能、药学、医学检验实验中心的条件优化,突出人体科学馆、大学生创新中心等特色、亮点场所。继续加强实验项目管理,加快我校特色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的步伐,启动2015年本科新专业实验教学大纲汇编工作。继续深化校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做好2018年省级实践教学相关质量工程项目验收和申报工作。做好2018年国家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工作。

2.校外实践教学。继续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新建设1~2家非直属性附属医院;完成附属医院教学机构设置;落实2016级专科、2015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协助临床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在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途径,遴选优质企业为实践教学基地,联合进行人才后期培养;对原有合作的企业按照专业培养要求重新甄选。做好2018年实习安排和管理工作,特别是首次进入实习环节的各本科专业的安排。完成各专业2018年毕业生返校相关工作。

七、围绕“全人体育”,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1.积极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以“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为平台,积极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

2.围绕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和行业考试改革要求,推动校内考试改革。

3.编制2018年《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申报指南》。组织好2018年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立项申报、中期检查和结题工作。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继续贯彻落实《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鼓励在公共、基础、专业课和课外活动中融入创新创业思想和方法的教育,构建融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自主学习、指导帮扶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组织参加湖南省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和大学生创新实验成果展暨创新论坛。

八、其他工作

1.组织召开第一次临床教学工作会议。

2.做好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和高校实验室数据上报工作。

3.完成2015级优秀实习生评选工作。

4.完成《2017-2018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与发布工作。

5.办好学校2018年田径运动会。

6.协助校内各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7.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

上一条:本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